巴菲特的25條名言:不要投資你不了解的東西
沃倫·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被公認為“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”。作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(zhí)行官,巴菲特擁有識別成功企業(yè)的訣竅。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哲學家,為自己贏得了“奧馬哈先知”的綽號。
根據(jù)彭博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,巴菲特擁有約740億美元凈資產(chǎn),目前在全球富豪中排名第四。因此,當巴菲特講話時,人們總是樂于傾聽。通過他的信件、文章、專欄和電視訪談,巴菲特分享了關(guān)于投資、管理、生活以及其間的一切的平易、有趣、坦率的建議。
在5月2日舉行的202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股東大會上,巴菲特分享了更多智慧。與前幾年不同,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今年不會親自出席活動,但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可以在雅虎財經(jīng)上觀看活動直播。
這里回顧一下雅虎財經(jīng)的編輯們從會議記錄、股東來信和采訪中挖掘出的25條巴菲特的妙語、建議和格言:
1. 投資你所信任的公司。
“以合適價格買入一家優(yōu)秀的公司,遠勝于以優(yōu)惠價格買入一家普通的公司。”
1989年股東信
2.價格和價值并不總是一樣的:不要付出太多。
“價格是你所付出的東西,而價值是你得到的東西。”
2008年股東信
3.聲譽就是一切。
“建立聲譽得耗時二十年,毀掉則不過五分鐘。想到這一點,你做事的方式就會大不同。”
2017年,CNBC
4.持懷疑態(tài)度。如果某樣東西看起來太好而不真實……
“一條簡單法則決定了我的買入行為:在別人貪婪時恐懼,在別人恐懼時貪婪。”
2008年10月16日,《紐約時報》
5.不要投資你不了解的東西。
“重要的是知道你知道什么,知道你不知道什么。”
2011年3月23日,《國土報》
6.不要和你不信任的人做交易。
“你和一個壞人無法完成一樁好交易。”
2019年,CNBC
7.輕松點。除非你認為股票被低估了,否則別買。
“只需以低于其價值的價格購買。”
1991年,在諾特丹大學的演講
8.價格下跌是增加倉位的好機會。
“無論我們談論的是襪子還是股票,我喜歡在降價時購買高質(zhì)量的商品。”
2009年股東信
9.未來永遠不會明朗。
“不確定性實際上是長期價值購買者的朋友。”
1979年8月6日,《福布斯》
10.買家遇到不愉快的驚喜是一種常態(tài)。
“就像婚姻一樣,商業(yè)收購通常會帶來驚喜。”
2016年股東信
11.忽略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。巴菲特堅信,散戶應把錢投資于指數(shù)基金,而不是個股。
“華爾街靠主動投資賺錢。普通投資者靠被動投資賺錢。”
1998年10月15日佛羅里達大學學術(shù)研討會
12.用桶而不是勺子。
“每隔十年左右,烏云就會籠罩在經(jīng)濟的上空,隨后便會下起金子雨。”
2016年股東信
13.盡可能抓住機會。
“不要因為你認為明天會找到更好的東西,而放棄今天有吸引力的東西。”
2009年11月12日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
14.冷靜的頭腦占上風。
“市場行為越愚蠢,商業(yè)投資者的機會就越大。”
2003年《聰明的投資者》前言
15.只有在艱難時期,贏家和輸家才會暴露。
“只有在潮水退去時,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。”
2003年2月股東信
16.多多閱讀和思考。巴菲特一天的大部分時間——80%——都在閱讀和思考。
“思考投資的最佳方式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里,只是思考。如果這不起作用,其他的都不起作用。”
1998年10月15日佛羅里達大學座談會
17.巴菲特早就說過,在商業(yè)上獲得成功不需要高智商——知識更有價值。
“我們所做的并不超出任何人的能力。我對管理的感覺和我對投資的感覺一樣:沒有必要為了獲得非凡的結(jié)果而做非凡的事情。”
1988年4月11日,《財富》
18.盡管巴菲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這些年來他還是下了一些糟糕的賭注。盡管如此,他仍保持專注:
“第一條規(guī)則是永遠不要賠錢。第二條規(guī)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規(guī)則。”
2017年2月6日,《財富》
19.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董事會職位,記住這一點:
“在尋找董事時,首席執(zhí)行官們并不尋找看漲派。被帶回家的是可卡犬。”
2019年股東信
20.對投資者來說,最重要的品質(zhì)是氣質(zhì),而不是智力。如果你想在伯克希爾工作,你需要正直、智慧和精力。
“我們對新培養(yǎng)的工商管理碩士的體驗并不太好。...教一只新狗老把戲很難。”
1988年股東信
21.巴菲特是美國的忠實信徒。不要試圖押注做空美國。
“自1776年以來,押注做空美國一直是一個錯誤。”
2011年,CNBC
22.除了喜歡他的私人飛機,巴菲特以節(jié)儉著稱,自1958年以來一直住在同一棟房子里。
“我擁有我想要的一切。我有很多擁有更多財產(chǎn)的朋友。但在某些情況下,我覺得財產(chǎn)占有他們,而不是相反。”
2012年2月8日,CBS新聞
23.巴菲特希望他的三個孩子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“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應該留給孩子們足夠的財富,讓他們有所作為,但不足以令他們坐享其成。”
2006年6月25日,《財富》
24.這封信承諾在他有生之年或去世時將他99%以上的財富捐給慈善事業(yè)。
“我的財富來自生活在美國、一些幸運基因和復利的組合。”
2006年,《捐贈誓言》
25.一個人最好的資產(chǎn)是他或她自己。
“你最好的投資是你自己。沒有什么比得上它。”
2013年,喬治亞理工大學校友雜志
相關(guān)新聞